朱英会打仗吗?
  会,只是会一点点。
  他已经知道了对方是张定边,一个让常遇春铩羽而归的猛人。朱英并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狠劲,也不想跟这位玩命。因为他很清楚,自己绝对不行。
  承认自己的缺点,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,这是他和张希孟学到的很重要的本事之一。就像张希孟,从来都不说自己能打仗,可事实上张希孟当水军大都督,也没有弄出什么差错。
  而且让张希孟统军,天下间的名将,在军略上面,胜过张希孟的不少,但是真的想击败他,却不容易。
  大约就是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很优秀的另外方面也不会太差,他理解的不行,和普通人认为的不行,根本是两个东西。
  秉持着扬长避短旳张希孟作风,朱英开始盘算起来。
  他的优势是什么呢?
  或许就是人心。
  毕竟如果人心乱了,他连站在浮梁的机会都没有。要想对付张定边,他必须玩命加强民心。
  真正做到全城上下,军民百姓,拧成一股绳。
  干爹朱元璋,大哥张希孟,他们通过提出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,笼络读书人的心,靠着均分田亩,拉拢百姓支持,又给女人授田,或许女人的支持……轮到了自己,要怎么获取浮梁州百姓的支持呢?
  也搞分田吗?
  早就玩过了。
  那还有什么能打动浮梁的百姓呢?
  浮梁……浮梁……朱英一时想不到什么,可是他往桌上扫了下,看见了茶壶茶杯,他突然来了想法。
  浮梁名气不大,但是浮梁下面的景德镇太有名了,
  元廷用的官窑瓷器,出口海外的珍品,几乎和银子等价的宝贝,不都是这里生产出来的。
  景德镇最多的就是窑工,就是制瓷,产瓷,向外贩运的工匠,脚夫……浮梁城中,也有一半以上的人,给制瓷行业有关系。
  大哥可是告诉过自己,要抓主要矛盾,要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,要针对痛点,打出组合拳,实现价值最大化。
  窑工,瓷匠,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?
  还不是能自己说了算,能更多分配到利益。
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。
  农民支持朱家军,是能拿到土地,将士用命,那是能拿到双倍土地……貌似工匠这里,朱家军还仅仅是免除苛捐杂税,并没有更多的措施。
  既然如此,这就是给我的机会!
  朱英这小子立刻先没收了杨家的产业,也就是杨有福的家产,他人死在了朱英手里,连在城中的家产也归了朱英。
  随后朱英就宣布,凡是愿意帮忙守城的窑工,匠人,都能得到优待,等打退敌人,立刻就把作坊买下来,交给大家伙经营。
  很显然,这话乍听就跟笑话似的,交给工匠经营,这么多人,到底听谁的?
  还有,经营出了事情,谁来负责?
  到底是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,就会胡言乱语。
  可很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  请收藏本站:snibiqu。笔趣阁手机版:sm.nibiqu
  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
			
	            换源: